【轉生-珊瑚土創造的藝術形式】

開幕┃𝟮𝟬𝟮𝟯/𝟮/𝟮𝟱   𝟭𝟰:𝟬𝟬-𝟭𝟲:𝟬𝟬 *藝術家出席

參展┃林怡君、游孟書、黃于珊、黃拓維、蔡宜儒、李政勳

地點┃南畫廊.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

展期┃𝟮𝟬𝟮𝟯/𝟮/𝟮𝟮 – 𝟯/𝟮𝟮 

地點┃寶佳潭美藝廊.台北市內湖區行善路461號2樓

展期┃𝟮𝟬𝟮𝟯/𝟯/𝟮7 – 𝟱/𝟭9 

                           ❒ 合作單位:伸達股份有限公司

文/南畫廊

1960-70年代美國興起地景藝術Land art,揭開一種創作材料直接取自自然環境例如泥土、岩石、有機材料,以及水等的觀念,這些創作保留了材料被自然力改變,侵蝕的客觀屬性。南畫廊二月舉辦「轉生:珊瑚土創造的藝術形式」是地景藝術的延伸表現。

六位參展藝術家運用來自大海的「珊瑚土」為媒材,展出平面繪畫、半立體浮雕、雕塑以及傢俱等多樣創作風格,被自然力改變摧毀的珊瑚因此轉生被賦予嶄新面貌。

展覽分為兩個展期,第一階段邀請五位藝術家在南畫廊展出,三月底新增一位移師至「寶佳潭美藝廊」擴大展出至五月下旬。

本展的新媒材「琉海美粉晶珊瑚」(簡稱珊瑚土)是以風化珊瑚為原材料製成的天然塗料,在生活空間能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淨化室內空氣,具有「呼吸吐納」的特性。珊瑚依循著生命週期成長、白化、再造,以藝術形式轉入生活空間而獲得「轉生」。

擅長探求「時間剪輯」共時性的林怡君(b.1977)延續過往形式,保留珊瑚土材料的「呼吸」特性,以「白色」意味著沒有糾正事物秩序的傾向。

游孟書(b.1979) 以陶瓷為創作軸線之一,材料與環境的本質為出發點,帶入珊瑚與海的視覺痕跡,追尋個體與自然的和諧。

黃于珊(b.1981) 的作品疊合色層營造時間意識的痕跡,本次著重媒材的質地與特性,描述珊瑚生長、風化、腐朽再重生的過程,覺察「沒有事物是靜止的」。 

獲得文化部傳統匠師認證的黃拓維(b.1987),將帶有粗礫感的珊瑚土雕塑,透過層層繁瑣工序,讓表面呈現富含光澤感的細嫩觸感,彰顯珊瑚土純粹的特性。 

蔡宜儒(b.1980) 以東方水墨意趣融合西方造型思考,連結動漫英雄人物、古代文人雅士,藉由角色重塑與時空錯位衍化新畫面,混合繪畫顏料與珊瑚土,產生壁畫般自然的線性紋理。

第二展期加入李政勳(b.1985),以線條的堆疊與錯位組成結構,藉由不斷重複的勞動過程探問時間概念,本展交錯不同的材質,新增珊瑚土,在既有的創作脈絡下呈現豐富的新風貌。

「轉生:珊瑚土創造的藝術形式」籌備近兩年,大多為藝術家與新媒材的實驗磨合階段,例如水粉佔比的質地、塗抹的手感輕重、窯燒的溫度與時間拿捏、粗獷表面或是貼膚觸感的應用,藝術家歷經全新嘗試,展品既保有其創作本色,更激盪出別於以往的成果。

《文選.郭璞.江賦》:「呼吸萬里,吐納靈潮,自然往復,或夕或潮。」自然、生態與藝術貼近,對美感生活多幾分想像、多一些實踐,如同參展藝術家林怡君所言:「自然教會我們的,這禮物像創作時體會到『空白』的延伸,如果你曾在自然裡面,會明白這是什麼樣的經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合作單位:伸達股份有限公司  

 

【跳進兔子洞 Jump into the Rabbit Hole 】新營文化中心2023新春特展

#木木藝術 #李政勳 #林怡君 #陳為榛 #溫孟瑜

開幕OPENING:2023.01.06(Fri)10:00am.

時間 :112/1/6(五)-2/26(日)09:00-17:00,每周一.二休館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畫廊全館

春節休館 1 1/21(六/除夕)~1/23(一/初二)🎡1/24(二/初三)起,正常開放

《跳進兔子洞》❓

展覽從形狀為出發,透過線條、形狀與色彩等設計基本元素,創造各種適合 #親子體驗 的兒童教育藝術場域。歡迎大小朋友在1月6日(星期五)到2月26日(星期日),共同前來感受兔子洞所帶來的多彩世界。👨‍👨‍👧‍👦👩‍❤️‍👨

「兔子洞」的發想❓

來自著名的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開始,主角愛麗絲(Alice)掉進兔子洞後,開始一連串的奇幻旅程,許多未知和超乎想像的事物讓她驚奇連連。

以繽紛夢境為創作主軸❗️

充分運用點線特性的體驗、表達,作為視覺語言的詞彙,搭配多元色彩空間運用,讓想像力轉化變成多彩視覺呈現,要帶大家走入有趣又好玩的藝術世界。💝

歡迎大朋友帶更多小朋友一塊來玩呦!!

 

【另見:藝術家的視窗-心景造形 】

2022/9/22~11/6 

藝術櫥窗: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


心景造形

不同於現實裡人、事、物的圖像,抽象藝術的藝術家在他們的畫面中跨出可見的界線,創造出從窗戶望見的「心世界」,展開內化的造形秩序與創見。他們打破原來強調主題的局限,不再為模擬真實服務。藝術家揚棄現實的擾動,通過純粹的視覺轉換形狀、色彩、線條、肌理讓圖像回歸最初始的模樣;在幾何硬邊、有機造型導入節奏性的結構律動。他們的窗色是從生活現實的「型體」,以至不為所見的「形態」層面,透過非形象的創造過程注入藝術家的主觀心理,在二度的空間中追索個人直覺性、本能性的感官映現。

展覽導言

文/ 陳松志(本展策展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

窗在建築中有著重要的角色,是從建築物中切出的開口,出於功能性的目的引光入室,它將原有的空間從封閉的環境劃裂開來,標誌著人造與天然、私人與公共空間之間的界限,如此的分離造就了聯繫的強度,讓其功能形態成為內外相接的通道,亦成為空間中的焦點,也體現了人們對自身、自然的生存渴求。窗的存有允許、阻止著我們的視線在內部外部之間進行調解,提供接連或保持分離。

回望我們的藝術歷史,「窗」向來是個熟悉的主題,它是一段人類建構感知內外的歷程,同時也是靈魂之窗的想像史。從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開始在平面上建構出空間深度的幻覺,以扁平的畫布作為窺探神話與世界的窗景,畫面中的窗是對現世的強調,更是西方繪畫由宗教題材走向世俗表徵的開端。而後,我們在這個扁平的窗口洞見了藝術家企圖讓我們感受到的形形色色:飛舞的天使與莊嚴的聖母、華貴的宮廷、郊區絕美的自然景色,甚至透過這個窗,我們見識了民主戰爭、越過駿馬奔騰的山峻以及感受樸實的農民生活。來到 19 世紀末,人們開始對窗有了更大的欲望,畫家們打破再現式的描繪讓「藝術家的窗」有了嶄新的詮釋,一是追求摹真的觀景,還有窺探心靈的找尋。他們的創作,以切出的開口讓觀眾瞧見了夢、見到了藝術的本質,窗也成為藝術的證人,記錄下每一刻世界正在發生的殘暴或是美妙的事物,以至現代的我們,正透過這些窗探索更多的來日光景。

一道窗不論它的開啟或是緊閉,它的裡裡外外都具備了一種高度可塑的詩性,足以讓藝術家們以窗作為隱喻的媒介,跨越現實的造型、色彩成為自省、理解世界的通道,提供我們更豐富的視野來關照眼前的事物。好比窗外的風景可以是一場夢,一則宣言或是情感的抒發。透過藝術家的邀請,觀眾可以在這個縫隙間看見萬千世界,而窗使我們「看見」,同時也讓我們「被看見」,這個通道並非一條時間與空間的單行道。當代生活的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建築之內,我們對世界的觀察、想像的第一步,正是推開那扇窗!而窗的敞開,也得以讓自然、他人與自己交流,就像藝術家向我們導覽他們的內心與情感那般、就像攝影師向我們見證他的讚嘆一般。窗同時是閱讀,是我們在文明之中創造的一種美學,當我們還沒來得及讚嘆完千百扇歷史之窗的景色時,更多新穎的窗正朝著我們迎面而來。

走在深夜的街道上,透過窗所映射出的光我們看見了尚未歇息的人們,見證了工業時代後忙碌的痕跡。而後的發光之窗是資訊時代下虛擬與現實所揭開的口,這個開口正在創造新的歷史,我們可以隨時的穿越、跳躍其間,彷彿我們正成為光,而光也成為我們,穿過一扇扇的窗。當今的藝術勢必透過新的經驗與方法來對應當下的現實處境,「視窗」作為電子屏幕上使用者介面的可見範圍,它所展開的無限空間也遂成為現代人另一種觀看世界的介面與串連。著眼在滾動、快速的瀏覽經驗中,當任何的圖像都已經存在卻又與不存在無異,任何顯現在視窗中的圖像、訊息和意義的關係已經從本質上改變,這些失速的視覺景像也為觀看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藝術家在無止盡的現場、虛擬視窗中來回著,像是經歷感官的迷航般,寄望於科技媒體的境域中找尋可能的降落之地。

窗的形式屬性及其穿越內外的中介作用,賦予了這個元素帶給藝術家們源源不絕的吸引力與表現力。在藝術家的眼裡它可以是一道日常的窗,屏幕中的視線,從單純的時空表現,連動到探索個體、歷史、未來的意義開啟。「另見:藝術家的視窗」選其歷年藝術銀行藏品中藝術家們反映、展示個人經驗在現象、精神、隱喻與寓言中的創作意圖,四項題引分別為「所見甚是」、「心景造形」、「綺幻之域」、「來日寓言」。從窗戶作為客觀描繪到成為思想照明的提供者;從具體的框形中解放通往抽象的心靈之境;從個人夢幻中打造一處想像漫遊的繽紛世界;從當前生活的事件見微知著,並提示出人們在未來的處境關懷。它們皆是用作輸入輸出藝術家之眼的途徑,也作為他們與外部溝通的言語。

本次藝術銀行櫥窗計畫將在這個嶄新的微型空間,透過主題展示為這個街區帶來新的亮點,藉此讓我們另眼看待這一處「有藝術的生活空間」,並同時結合線上展廳的閱覽,讓「藝術家的視窗」為我們帶來另一種注目。


參展藝術家:(依姓名筆劃排序)

王挺宇、王博彥、吳政璋、吳美琪、李吉祥、李銘星、林兆藏、林怡君、胡坤榮、胡朝聰、徐立軒、袁廣鳴、張曰斌、張婷雅、許喬彥、陳明德、陳建榮、陳漢聲、陳曉朋、黃郁生、溫孟瑜、葉采薇、廖祈羽、廖震平、歐靜雲、蔡孟閶、鄭農軒、藍仲軒

【另見:藝術家的視窗】

 ▪️ 展覽子題:所見甚是 2022/8/1~9/18;心景造形 2022/9/22~11/6;綺幻之域 2022/11/10-2023/1/2;來日寓言 2023/1/6~2/28


 ▪️ 藝術櫥窗: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

合作單位:JOSUIa 軟裝

展覽執行:鐘曼云

視覺設計:AU LAB



【在消失與不復存在之前|林怡君個展】​
Grasp the Vanishing| Lin Yi Chun Solo Exhibition  2011-2022
 2022.9.6(二) - 2022.10.9(日)

平靜的體驗、記憶和不存在的崇高。 ​
Tranquilizing experience, memory, and sublimity of non-existence
跨越十一年的創作生涯,林怡君的創作一直是如此脫離現實感,卻又接近實實在在的生命狀態。其創作中一切事物擺脫了不可逆的時間特性,混沌的交纏在時間的隙縫裡,時而消隱時而浮現。這種難以攫取的瞬間經驗、感受,成了藝術家總是想要把握住的「不可名狀」。 ​
在其《Wonderful Moment》系列,援引「時間剪輯」為靈感,將生活中不同時刻所經歷的感受與憾動,簡化、打碎、並以媒材做各種顯露方式的探求,諸如上下交錯內外時間,流逝消耗成離散而未署名的漂浮狀態,零散卻又不斷躍出的共時存在。 ​
近期的嘗試,則接續以往呈現「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的模態下,加入低喃絮語的元素,並讓同為逝去之骸—珊瑚以創作的形式再現,同逝去的時光在新的表面上標記了新感官。再造珊瑚土,具有除濕氣的「呼吸」特性,如作品中慣用的白色,意味著沒有糾正任何事物秩序的傾向,無論是更平靜或純粹吐納的存有差異,藝術家說:「自然教會我們的,這禮物像創作時體會到的『空白』延伸,那種如果你曾在自然裡面,你會明白這 是什麼樣的經驗。」 ​
藝術家自述:「時間的無以名狀,你可以用空間、用記憶去感知它,而我在繪畫媒材操作的存有裡,體驗到共時的時間樣態,每件作品都像在一副牌裡沒頭沒尾的不斷洗牌,是總和也破碎著,減少的看起來增加,層疊非秩序的覆蓋和不規則的去除方式,我不斷用過去來改變未來,傳達一個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的狀態。 從早期作品碎型靈感來自兒時剪紙碎屑遊戲開始,剪完主體產生的碎形再生利用,一開始吸引我直視的,向來是那個不具名、未指涉、不帶主觀的意涵。」​

地點|桃園十一份美術館 (桃園市龍潭區佳安西路5號,十一份觀光文化園區內)​
展期|2022.9.6(二) - 10.9(日) 10:00-17:00 (每周一休館)​
開幕交流日|2022.9.10 (六) 15:30​
主辦單位|十一份觀光文化園區


 

 

【關於,記憶與情感的幾何】
[Those, about the geometry of memory and mood]

文|張禮豪

「回憶是時間的旅行,但記憶卻不是一條漸行漸遠的羊腸小徑。有的時候,我們會在記憶發生的地方像採集標本一樣的萃取紀念品、或留下彌足珍貴的影像紀錄,多年以後,這許多事物都會提示我們,或引導我們進入回憶之路的門徑。當我們輕輕的閉上眼睛,穿過一種氣息、一種影蹤或一種聲音的門徑進入回憶,那在廣漠的時間平面上,記憶是一塊浩瀚的版圖,無邊無際。」——林育德《記憶版圖》

普魯斯特筆下的瑪德蓮(Madeleine)成了其曠世鉅作《追憶似水年華》驅動一切,讓文字編織出一片細膩繁複的網,卻始終飄散著香氣的關鍵物件;夏卡爾從理性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在畫裡建構出揉合他一己記憶與想像的景象,觀者彷彿也因此從背上長出雙翅,朝他無比浪漫柔美的幻境飛去……面對記憶,我們往往在不經意間涉入其中卻又渾然不知身在何處。創作,正是召喚情感與記憶最直接且深刻的精神性儀式。即使經常失真、被竄改,甚至是全盤捏造,可有趣之處恰好也往往在這過程當中孕育而生。

在此一立足點上,這次「關於,記憶與情感的幾何」一展匯集了涂維政、陳崑鋒、林賢俊、邱建仁、呂浩元、廖震平、林怡君、崔惠宇、高雅婷、黃品玲共十位藝術家,從具象到抽象,自平面而立體,他們向你我展示了如何去看待各自的生命經驗,進而轉化並發展出一己的視覺藝術語言。

精神印記的濃縮與轉化

陳崑鋒將往返東港與小琉球之間的交通船轉化濃縮成個人的精神印記,試圖透過創作去釐清自己與這個懸立於屏東外海的小島之間的關係──不全然是陸地的,而是涵蓋了海洋在內,游移卻更加遼闊,既親密又略帶疏離的生命連結,進而低調且溫情地召喚著一些難以再現的美好過往。林賢俊將關注的焦點放在既是風景,也可視之為物件,且從來無從被眼睛捕捉的雲朵上面。以此為出發,其作品畫面所展示出來的實際上同時擁有具象與抽象雙重面向,而看似理性操作的結果,卻也默默地含藏了內在情感的隱喻修辭。

邱建仁擷取日常生活的零碎片段,透過筆觸的反覆塗抹、堆疊與刮除,刻意將可辨識的街景具體所在抹去,讓時間分秒的流逝以充滿影像質地般的模糊面貌展現在畫面上,既是現今世界的反映,也進一步地建構了所有人想像中的共同記憶。同樣援引隨手拍下的影像資料,廖震平則以緩慢地回歸繪畫創作,來提供他再次專注觀看日常風景的機會。在他作品畫面中經常得見,那些看似突兀的橋、窗或樹幹,不但暗示了不同觀看方式的轉變所引發的扞格,也讓人更加好奇那些蔓延在畫面以外的事件、氣息與氛圍,進而形成某種奇特的對望與對話。

一直以來,高雅婷都把繪畫視為當代多重視窗觀看經驗的反芻。如同製作標本一般必須小心翼翼,她於龐大的藝術史中採樣自己感到興趣的圖像,藉由手感的細膩操作,在如臨似摹、又有自我情感投射的拼貼縫合下,產出蘊含藝術史片段的繪畫表現,也提供了觀者不同的美學感知;有別於「此曾在」的單純紀錄,黃品玲筆下的風景或者來自曾經造訪的地方,或者擷取了眼前不斷流竄的風景影像,都是現實與想像的交匯與融合。透過大筆刷塗抹、堆疊與滲流,偶爾理性刻意地置入些許細節等,描繪出某個難以忘懷或恍惚的片段,讓人們得以盡情徜徉其中。

從日常滲出的眩惑光景

一如普魯斯特,呂浩元將他從日常生活接觸到或收藏的各種物件視為描繪對象,以寫實的技法讓它們跳脫原有的平凡外在,尤其是一些冰冷的瓷器偶像,在其畫面上紛紛活轉過來,展現出猶如擁有血肉生命般的存在狀態,再加上不同姿態的展演,而迸發更多的想像趣味。採用類似取徑,涂維政則將維度放置到更大的人類文明體系思考底下。他自2000年起一手打造的諸多「僞古代文明遺跡」展演計畫融合了藝術生產、論述、媒體乃至於商業行銷等範疇,而諸多被「挖掘」出來的物件無一不帶有強烈的歷史想像,在一定程度上也投射出人們對於未知與生俱來的高度好奇。

崔惠宇的創作向來充滿陰性書寫的強烈特質,她以色彩鮮豔且量體的織物為媒材,透過感官與時間的相互碰撞,直覺地蔓延交織出個人生命與情慾的輪廓,在相異的空間中散發飽滿且堅毅的生命能量;相對之下,林怡君則將記憶視為繽紛多彩的拼圖,透過增減並行的變化,試圖在畫面上營造出非線性的時間樣態。觀者觸目所及的每一片色彩都像是通往某個特定時刻缺口,當目光與神思鑽進裡頭之後又是另外一個又一個萬花筒似的眩惑景象,充分說明了記憶與情感難以真實再現的本質。

或許,我們自始至終都將像是置身於迷宮中不斷尋覓著,關於記憶與情感的幾何。縱使未必存在真正的出口,偶爾也可能出現時差,都無須感到焦慮或驚慌;相反地,正是如此,每一次的邂逅、錯身與迴繞,眼前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不同光景,永無止盡。

2021.05.15(六)- 2021.07.10(六)
總召集人|曲德義 教授(北藝大名譽教授/前關渡美術館 館長)​
策展人|張禮豪(藝評家/獨立策展人)
藝術家|​
呂浩元, 林怡君, 林賢俊, 邱建仁, 涂維政, 高雅婷, 崔惠宇, 陳崑鋒, 黃品玲, 廖震平(依姓氏筆畫排序)
開幕茶會|2021.05.15(六)16:00
地點|問空間 Ask Art Space|新北市板橋區重慶路8號9樓

#曲德義 #張禮豪 #呂浩元 #林怡君 #林賢俊 #邱建仁 #涂維政 #高雅婷 #崔惠宇 #陳崑鋒 #黃品玲 #廖震平 顯示較少內容

 

    << 時記 ── 涉及時間的抽象畫 >>
   Time Record : Five Types of Abstract

策展人 Curator ▏游原一 YU, Yuan-i
藝術家 Artists ▏李政勳 LI, Cheng-Hsun/林怡君 LIN, Yi-Chun/黃于珊 HUANG, Yu-Shan/黃至正 HUANG, Chih-Cheng/謝榕蔚 HSIEH, Jung-Wei

日期 Duration ▏2O2O/12/19 ─ 2O21/ O1/23
開幕 Reception ▏12/19 14:00
地點 Venue ▏南畫廊.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
時間 Open ▏12:00 – 18:00 週日、一休
聯絡 Contact ▏nan@nan.com.tw ▏02-2751-1155
網站 Website ▏www.nan.com.t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策展人 / 游原一

病毒形態的多詭難辨,亦如抽象藝術的多變難識,二方都在更迭流動中蛻變自身。深受外力影響的台灣美術,導致台灣美術史的發展呈現一種獨特的跳接路徑,無論是具象藝術或抽象藝術。台灣抽象藝術之進展,從1950年代起便以半個世紀的短暫時間,濃縮了西方抽象藝術百年以來的演變邏輯,期間歷經初始摸索(1960s)、詮釋探討(1970s)、轉型關懷(1980s)到反思全球化(1990s)等各式階段,該體系以不斷挪移國際藝術語言的規則作為構築脈絡的主要方式,即使迄今,此一移植嫁接的特性依舊存在。

不過,此一西方藝文思潮輸入途徑,卻因今年(2020)一場失序的疫情而被迫暫停,一時青黃未續的停工狀態,反讓台灣藝壇意外獲得檢閱台灣抽象藝術發展至今的現況契機,是以,因距離而產生被關切的想像視野則成為本展發想的思考取徑。

假如當西方外來之抽象藝術,在台歷經幾世代的轉化與演繹後,原西方抽象觀點是否已能在台演化出一種具有本土歸化徵象傾向的抽象展演?

據此,本展有意強調不同世代且未具歐美藝術訓練背景的藝術家,又考量藝術家的創作脈絡、世代特性及個人風格等要項,邀請李政勳(1985~)、林怡君(1977~)、黃于珊(1981~)、黃至正(1988~)及謝榕蔚(1991~)五位藝術家,企圖將藝術家視為台灣抽象藝術發展邁入下一趨勢的連接點,經由回望藝術歷史走向之焦點策略,探檢於後疫情時代裡的台灣抽象藝術。



 【 百富 x 2020 ART TAIPEI 】威士忌、文化、主人翁

每一幅畫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為百富故事系列注入更多感動。
百富與 Each Modern 亞紀畫廊共同策劃於2020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推出跨界展覽,體驗由 威士忌x經典書籍x當代藝術 交織而成的迷人火花,現場亦可品酩百富故事系列酒款,歡迎您一起來體驗故事的魔力。
購票請洽:https://reurl.cc/D6lXe5
#Balvenie #百富單一麥芽威士忌 #BalvenieStories #百富故事系列 #2020ART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趙剛#黃品玲#林怡君#森山大道#羅荃木#霍剛#譚軍

▍票價資訊|Ticket Info
NT$350|一般票
NT$300|優待票
NT$980|VIP開幕夜門票
NT$1,180|專刊預售套票
▍貴賓預展|Preview Night
2020/10/22(四) 18:00-21:00 開幕夜
▍公眾展期|Public Days
2020/10/23(五) 14:00-19:00 至
2020/10/26(一) 11:00-18:00 止
▍線上展廳|online by Artsy
coming soon / https://www.artsy.net/art-taipei
▍活動地點|Event Location
地點:台北世貿中心一館
地址:台灣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___
☛政府防疫政策|Epidemic Prevention
進場參觀請全程配戴口罩 Please wear the mask during exhibition

《Sequence》Huang Pei Ru and Lin Yi Chun Joint Exhibition  
《排序》-黃珮如、林怡君聯展
展期:2020年3月27日~2020年5月16日
線上直播:3月27日 週五16:00
地點:當代一畫廊 (02 2702 3327台北市台北市信義路3段147巷36弄22號)


#黃珮如 Huang Pei Ru
《人,美妙的傑作》一書談到向上帝學習創作,他起初的創造「要有光!」他創造光,預備給我們—感光的視覺。我想像待感光的視覺感,我用手機鏡頭並顏色相反的程式碼,俯視夜晚城市燈座的點狀構圖;白日陽光照耀,顏色相反後多為藍色,夜晚俯視城市,高度下呈現越多色燈點,且在線、面爍形中變構圖碼。

#林怡君 Lin Yi Chun
作品以繪畫的剪輯時間,延展出非物理線性的獨殊關係,視覺切片實驗交錯的無限組合,如剪紙碎屑的不具名遊戲;即是訊息本身,提供向外的感官延伸。如同我們都在一副牌裡面沒頭沒尾的被不斷洗牌,是總和也破碎著。作品中#時間在不定性的秩序之中,那些經意不經意、深淺不一的刻痕與差異顯露,讓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時存在。


文/黃珮如 「1234567」和「3758295」我們能夠輕易排出前列但小心按排後列,「排序性」在2020黃珮如、林怡君的聯展中,表述了排序對她們的意義,也在作品中排序了自身的關注。

疫情防好防🈵️ 口罩也要好帶🈵️
手洗乾淨才來看展喔👣☺️


[ 戀人絮語 ]

昨夜夢中為你
跳一場芭蕾
飛翔的馬帶我
到海角樂團
雲說
妳要去哪裡
我說
跟著風來 跟著風走
詩/ 黃義雄

| 展出藝術家 |
Raymond Peynet(1908-1999) 法國巴黎 | 靉嘔Ay-O(1931-) 日本 | 矢柳剛(1933-) 日本 | 武宮秀鵬(1956-) 日本 | 賴純純(1953-) 台灣 | 林怡君(1977-) 台灣 | 洪乙丹(1987-) 台灣 | 鄭崇孝(1988-) 台灣 | 黃昱佳(1991-) 桃園 | 林佩君(1992-) 台灣

◆ 展期|2020 / 1 / 13 - 2020 / 2 / 29
◆ 開幕茶會|2020 / 2 / 1 (六) 3:00 pm

開幕茶會於情人節前夕
不要情人節的熱鬧,要攜手度日的浪漫

預訂/詢問請點這裡
https://m.facebook.com/messages/thread/216570945916373
更多嘉俬房&other Art things限時動態
instagram.com/andotherartthings
嘉俬房& other Art things網站更新中
http://www.andotherartthings.com

電話|02-23255150
地址|台北市大安路一段175巷6號
週一至週六 13:00pm - 19:00pm 週日公休
*19:00pm - 23:00pm 天黑後為預約制,當日即可預約



被{   }的溫柔對待 - 林怡君個展

展期:2019/09/28~2019/11/02
地點:赫聲行/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5巷16號1樓
時間:週二至週六 10:00-18:00
聯絡資訊:02 3322 2288




《物外》|邱建仁 香月美菜 林怡君 三人聯展

展覽時間|2018.07.26 ~ 2018.11.01
展出藝術家|邱建仁 香月美菜 林怡君
開幕茶會暨藝術家座談|2018.08.18 PM3:00 |與談人:白適銘教授
展覽地點|高雄市鼓山區青海路492號21樓|堅山謙仰(接待會館21樓)
連絡資訊|07-5210014
主辦單位|未藝術空間

關於展覽
每個生命的誕生如同創造一段新的旅程。旅途中分分秒秒的記憶藉由藝術家的創作,在可見與不可見之外再次串聯,引起共鳴。穿梭3500年的古埃及色調、韻味,遇上快步生活稍縱即逝的瞬間,產生煙火般絢麗火花,星空般點點落下的火花是時間的碎片,當他們相遇,便能再次拼湊出不凡的旅途光景。
如何抓住生命最重要的一刻,藝術家美月香菜的創作裡,把顏料昇華成主體,以『最低限度的行為/一筆畫成』結合世界上最古老的合成顏料,是3500年前于埃及調製的寶藍色,在那決定性的一筆抓住生命最重要且無法複製的一刻.
邱建仁的創作裡,是當下被時間迅速抽離的面貌,借由虛構的線索、自己的思考與猜測、如同解碼般的觀察,將生命的片刻讀解出來.林怡君讓身體感受時間點的碎片,在參差不齊的的缺口中,拼湊、黏貼重新組合,創造出在同一個時間不同的片刻.
三位藝術家的作品跳脫實體的框架,轉向對時間和生命的探討,從反覆的實驗到不斷的摸索,最終,自我定下創作的方法,去觀照時間與生命的平衡。藉由這次未藝術與堅山謙仰的合作,我們難得邀請到專業藝評家白適銘老師,帶領大家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大家對抽象藝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與欣賞視野。

藝術家自述

文|香月美菜 Mina Katsuki 
「顏料的本真」即是我作品的主旨。
在我的藝術創作裡,顏料不只是素材,已昇華為主角。為了使顏料成為繪畫的主體,我反覆實驗、不斷摸索,最終我體悟到,愈是用「描繪」完成畫面,「描繪」這個行為就會超越顏料本身。是我自定創作規則,只以「最低限度的行為/一筆劃成(One stroke)」來完成所有作品。
世界上最古老的合成顏料,是3500年前於埃及調製的寶藍色,又稱為「Lapis Lazuli (青金)」,這也是為何我用藍作為人造顏料的象徵。
我以大型作品的展示機會居多,這次突破既往的參展經驗,首次以同時並列的方式陳列同樣小型的作品。依循自己制訂的規則,用同樣的創作方法和相同的顏料去呈現作品。其實每一件作品都無法複製和再現,但我有時會忘記這理所當然的道理。

文|邱建仁 Chien-Jen ,Chiu 
作品中的形象是日常生活擷取下菁華片段快速感的暫留,充滿了當下性,表現出年輕人快速、滿不在乎的獨特思考方式與城市氛圍。眼前盡是快速流逝時光,面對這一連串的改變中,感受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消失,最終被剝離了整個面貌,覆蓋的;僅是掩藏住不可見線索。再無刻意選擇下,僅僅將場域放入畫面之中,構築真實且虛幻的景緻,達成所虛構的線索,給予觀者參考猜測,而在影像轉化圖像間有如解碼一般慢慢消逝著它的神聖價值,化為生命經驗裡的片刻,是顯示著身為旅者的觀察與測量。
事件發生中,隨著時空的變化,事實總是非預期的,當超越了速度時間,屬於片刻時空就會呈現出許多不同的故事,而相同時空也會朝向非單一前進,進而再次轉換於繪畫創作之上共通影像記憶經驗

文|林怡君 Yi-Chun Lin
今天是個下時天。
這一天,時間敲著身體,不斷感受遺留在每個時間點的碎片,伴著支離破碎一直來。落在身上時間界定的邊緣,處處藏著細微差異與不規則,讓參差不齊的每道缺口,重新閃耀拾獲未來的可能。我們就像是在時間的行進中,不斷流竄居無定所的旅行者。 
時間若不只是拿來經過,共振在快速而混亂的懸空狀態之下,有沒有一種可能,在兒時初衷的遊戲樂趣裡,從剪紙剩餘的碎屑出發,讓條紋與平滑間的縫隙重新交織出另一個身體的開放時間,因著覆蓋也能不斷除去的同步,嘗試出非線性的啟發時間,提供其他重新拾獲未來、時間延伸的任何可能。


《 齊物有詩 》賴新龍、謝牧岐、林怡君聯展
展 期|2018. 02. 27 - 2018. 03. 18
( *2/28公休、3/18 採事先預約制 )
開 幕|2018. 03. 03(六)17:00 - 19:00
時 間|13:00 ~ 19:00 (週日、一休館)
地 點|靜慮藝廊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

--------------------------------------------------------
「如果沒有詩,吻只是碰觸,畫只是顏料,酒只是有毒的水。」——〈有詩〉王鼎鈞

2018年開春抽象聯展,靜慮藝廊很榮幸邀請到賴新龍、謝牧岐、林怡君等三位藝術家,在具有時間、速度、及身體行為動作的繪畫痕跡裡進行真實與虛幻的對話,展開一場詩情畫意的視覺饗宴。

——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破出一個完整的神話世界 ——

身為「悍圖社」的一員,賴新龍是個擁有多重身分的藝術家,也是台灣公共藝術理論與創作的開路先鋒之一。賴新龍說:「在生活中不能停止創作。」近年的沈潛與滋養,生活反饋在創作表現上,使用自動技法與對摺方式,畫布色彩意外呈現有如心理學的羅夏克墨漬測驗題(Rorschach inkblot test),更如不可名狀的未知生命體。再仿效昆蟲的複眼觀看,採完形心理學的相互填補,讓看似對稱的組成躍上背景,展現如蝴蝶翅膀般的繽紛燦爛。夏日的黃、薔薇的紅、海洋的藍,此〈夢蝶〉系列引自〈莊子.齊物〉:「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到底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人如何認識真實」始終是備受討論的哲學思辨問題,而賴新龍透過釋放內能的創作揮灑,遊藝於虛實之間,與觀者一同不停止探索人生密語,朝「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前進。

—— 就是這道光,重回登高的非現場寫生 ——

謝牧岐的創作包羅萬象,包括平面繪畫、行為藝術與錄像攝影等,而起點總是圍繞著「繪畫與繪者的關係」,甚至試圖將繪畫的「製作過程」,結合音樂與戲劇,以超潮流且幽默地表現手法來詮釋純藝術創作,例如代表作單頻道錄影《牧岐與繪畫》(2009)、《Master瑪斯特畫室》(2011)等。近年的繪畫常以山脈為主題,自2013年開始〈山脈寫生〉系列,本次展出最新的2018年作品。雖言之山脈寫生,並非於現場寫生,而是透過描繪自然山景的影像投影,再依照投影的光線,對山的形象進行描繪與再造,山脈的肌理如同一片扁平的皺折,透過機具產生的光線再生成繪畫痕跡。畫面中出現大量細碎的筆觸,刻劃的是光,而非敘事的場景,山形也成了圖像資訊的組合。對於謝牧岐,「以前畫圖,山往往只是背景,我把它挪到前景變成主角」。因為不斷自問「繪畫對我來說是什麼?」,於是謝牧岐活躍地透過不同方式及場域去介入繪畫過程,與傳統的繪畫脈絡產生出一種對視關係,進而討論繪者的身份問題。最終的作品透露了意志與技巧、直覺與控制、融入與突破等不斷拉扯的創作轉折,而這也正是繪畫過程中迷人之處。

—— 擷取片段、碎塊的記憶單曲,燒錄出美好瞬間的年光組曲 ——

「讓我們做一個『時間力』的視覺實驗」林怡君說。以油彩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在〈Wonderful Moment〉系列中,溫柔的感動裡乍見的是幾何的碎裂與堆疊,夾帶椅子、梯間等些許物件的訊息,再仔細瞧瞧,會發現時光在重疊、斷裂、去除、並置等運動過程中甩出新舊秩序,提供視覺切片實驗交錯的無限組合。繽紛的碎塊,顯示的是一種情感專注下的完整;不規則的分塊,每個皆是主體,彼此呼應共鳴。林怡君以時間剪輯的概念,打亂、重組、再造記憶,構築出另ㄧ個時間裡的空間,帶動起作品與觀者和反轉在創作身上三者間的共振流動力量。藉由繪畫喚醒存在感的物理意義和精神延伸,抽象表現手法只是一種手段,作品的時間性在增減行進之中,形成了個性化的身體溫度,那些半透明、不完整,與片斷性的無法言說或支離破碎,在無數的探索與投射之後,恰如其分地整合出如日式和紙般的精緻與典雅氛圍。

當莊子提出「齊物」,宇宙萬有平等,沒有現象的不同,人類如何解脫物理世界的束縛,達到真正無差別平等的道體,至今千言萬語恐怕都無法說分明。然而,藉由藝術家的主動性律動投入、敏銳觀察世間變化,再敞開心靈與己身及環境溝通交流,重塑演繹時間性與空間性,這樣的抽象繪畫精神彷彿站在一個道的高度,以道觀之,拋棄物我、彼此、是非的對立,詩意地實現忘我之自由與大自然共生共存。(文/周佩穎)

--------------------------------------------------------

賴新龍

1964年出生於台灣屏東,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前即獲得台北市立美術館所舉辦現代雕塑大展的首獎,進修於蘇格蘭鄧肯喬登斯坦藝術學院,獲得英國鄧迪大學公共藝術與藝術創作碩士。現任大仁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為台灣公共藝術理論與創作的開路先鋒之一,發表多篇現代雕塑與公共藝術學術性文章。曾獲邀參加美國西雅圖馬頭雕塑節、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藝術節、美國夏威夷大學MOMA美術館所舉辦的鞋盒袖珍雕塑展等。2001年為高雄市立美術館光之雕塑藝術展得獎人之一。曾經展覽於中國北京、四川重慶、廣州、美國、英國、日本京都、名古屋、韓國首爾、釜山與台灣等地,目前創作與生活在台灣。

謝牧岐

1981出生於台灣,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目前創作與生活於臺北。作品形式包含了繪畫、行為、影像拍攝。其作品多在討論自我與繪畫間的關係,以及用不同的角色去詮釋繪畫,透過活動與共同創作的方式,讓他人參與其中。歷年參與韓國MMCA Residency Goyang、台灣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藝術家進駐。過去作品曾獲2009年世安美學獎 、2007年桃源創作獎、2006年台北美術獎、2013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新人特區等,並於2013年與2016年分別獲得青年藝術作品購藏計畫所典藏。

林怡君

林怡君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再進修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創作理論組獲得博士學位,擅長用活潑、幾何的圖形,層層疊疊交織出繽紛、多變的抽象圖樣。作品充滿個人的想像力,經由在畫面中置入許多如同被剪碎的記憶般色塊,隱喻著記憶的不同時間,藉此表現出以繪畫剪輯時間的抽象概念。曾獲Art Olympia 2015 In Tokyo學生實行委員會替別獎,並自2013年起連續四年獲得國立台灣美術館藝術銀行作品購入計畫所典藏。



2017【ART KAOHSIUNG高雄藝術博覽會】

參展藝術家Participating Artists:
林怡君 LIN Yi Chun
鍾光華 CHUN Kung Haw
鰐渕 未来 WANIBUCHI Miki 

展期:
12/8 11:00-19:00
12/9 11:00-19:00
12/10 11:00-18:00
地點:城市商旅 高雄真愛館|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1號
房號:250

艾維農藝文畫廊AVIGNON ART GALLERY
1F., No.292, Sec. 1, Daye Rd., Taoyuan Dist., Taoyuan City 330, Taiwan (R.O.C.)
33049桃園市桃園區大業路一段292號1樓
+886 3 358 1350
service@avignonrestaurant.com
http://www.avignonrestaurant.com

高雄藝術博覽會 http://www.art-kaohsiung.com/2017-exhibitorsen.html


《新浜貳拾x南方游擊》SPP 20週年特展

 指導贊助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
 協辦單位:哲學星期五@高雄
 受邀單位:新樂園藝術空間
l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瑚岩美術舘、台灣在生活藝術文化發展協會
 媒體協力:典藏今藝術
 特別感謝:慶聯港都有線電視 
 SPP 20週年FB粉專:@sinpinpier20
---------------------------------------------------------
■ 策展人|楊堯珺、協同策展人|陳奕彰
■ 展區A:《新浜貳拾x南方游擊》 會客室
 展期:2017.10.7(六)~2017.10.29(日)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A、B展覽室、Pin-Bien館
 二十週年紀念餐會: 2017.10.28(六) 18:36 吉時開席(餐卷認購請來電洽詢)
 【會客室】藝術家:方憶芝、王藁賢、吳梅嵩、宋清田、李侑誠、李俊陽、李俊賢、何佳眞、周耀東、林育正、林怡君、林奕軒、林建忠、林純用、邱建仁、邱國峻、眼蟲計畫 (焦聖偉、呂沐芢)、莊洊有、陳水財、陳况豪、陳宏群、陳俊雄、陳奕彰、陳美嘉、陳慧郁、曾玉冰、黃士綸、黃文勇、黃文琳、黃孜穎、黃志偉、黃俊傑、萬歲少女 (蔣涵玶) 、蔡孟閶、鄭明全、賴新龍、闕巧涵、羅亞馨、新樂園藝術空間(林文藻、張雅萍、陳文祥、曾鈺涓、簡佑任)
■ 展區B:《新浜貳拾x南方游擊》曬檔案
 展期:2017.10.22(日)~2017.11.26(日)
 展覽地點:駁二藝術特區C7-1倉庫 (803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99-2號1號)
l 活動收費:入園套票
 開放時間:週一至周四10:00-18:00、週五六日及國定假日10:00-20:00
 【曬檔案】藝術家:王武森、王清課、吳光禹、吳梅嵩、李銓、李億勳、周益弘、林熺俊、洪根深、莊彩琴、許智育、許興旺、陳彥名、陳偉、彭伯平、黃圻文、劉芙美、賴新龍、佚名藝術家(多位)
----------------------------------------------
■ 展覽簡介:(文/楊堯珺)
「新浜碼頭」這個名字背後,至今仍伴隨一個有趣的平行事件——就在距離它不遠的西子灣也有一個具有實際功能的港埠叫「新浜碼頭」。當初李俊賢就是在此一背景下依然替空間取名「新浜碼頭」。有趣的是,倘若將「新浜碼頭」視為一個符號,相較於原符號所指的實際碼頭,後者在意義上:無論是就二十年前成立時的「尚待…」,或者二十年後放置於台灣替代空間、視覺藝術發展面貌時所飽含的「在運動中…」,「新浜碼頭」這個符號在發展能指(signifier)到所指(signified)之間意義的對位關係上,始終呈現雖有連結但未完成編碼的狀態(1)。依據Julia Kristeva的觀點,這近似一種「意義的醞義」(signifiance)狀態(2)——可以說它隱含著意義的能量、潛在性與浮動性,它尚未僵化、尚未被閉鎖。除此之外,對於任何一個來到、看著「新浜碼頭」的閱聽人而言,則無疑是一個「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空間的開敞——在讀者/觀者與文本之間所構成的一個意義無止盡增生的空間(space),意義沒有穩定的原點,也沒有終結。(3)以「意義的醞義」(signifiance)與「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兩字來形象「新浜碼頭」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以及持續進行的未來:無論是就空間自身不斷變動發展的醞義特性來說,或者就觀者/讀者面對此文本產生的「之間」狀態而言,都相當地貼切。為了使「新浜碼頭」二十週年的展覽《新浜貳拾x南方游擊》能呈現出這種運動狀態,特別將展場劃分為【會客室】與【曬檔案】兩展區。並且在展覽中串連同樣邁入二十年的新樂園藝術空間,企圖以多聲部(polyphony)的方式呈現台灣另類空間(Alternative space)的發展——不再著眼於對某個中心的「替代」,而是各有其特殊的運動趨力。
 展區A【會客室】/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 2017.10.7~10.29
展場分成:「新浜工頭、Guli祝福區」、「各路英雄好漢交陪區」、「新樂園藝術空間來作客」等三部分。除了呈現創立時的「交誼精神」外,亦著眼於「新浜碼頭」空間在這二十年裡,由各類型的暫時性構成所形成的短暫分佈鏈接,並且不斷重新開始的過程。其中,「新樂園藝術空間來作客」可視為多聲部的一個維度。
 展區B【曬檔案】/ 駁二C7-1倉庫 / 2017.10.22~11.26
展區分為:「新浜碼頭關鍵人物」、「新浜藝術檔案」、「新浜庫房典藏」、「新浜藝術頻道」以及「新浜長期合作夥伴」等。除了展出二十年間「新浜碼頭」珍貴的歷史物件、資料、照片、典藏作品、1999年拍攝的新浜介紹影片外,亦將首次展出「新浜碼頭」與「哲學星期五@高雄」合辦的各場海報、議題簡介文案。所有「新浜碼頭」的展出元素都將著眼於如何促成互文性空間的最大開展。
------------------------------------------
註1:這種未完成編碼的狀態,可見於「新浜碼頭」日常頻繁接到民眾致電詢問船班或者詢問可否參觀軍艦,以及觀者/讀者對空間內經常同時發生活動、展演、講座、工作坊的多元複合狀態,產生「這是什麼樣的空間?」的疑惑。
註2:國內亦有學者譯為「意義的生成性」。在意義的成形中,能指(signifier)加上「所指」(signified)才會產生「意義」(signification)。但「意義」(signification)已進入一種編碼狀態,所以Julia Kristeva提出「意義的醞義」(signifiance),可以說這個字隱含著意義的能量、意義的潛在性、意義的浮動性,是意義生成過程的獨特狀態,它本身是具有生產性的,而不是被僵化被閉鎖的。參見:Victor Burgin, “Re-reading Camera Lucida”, The End of Art Theory, Macmillan, 1986, p.78.
註3:Victor Burgin, “Re-reading Camera Lucida”, The End of Art Theory, Macmillan, 1986, p.73.
■ Introduction: (Curator / Yao-Chun YANG)
Behind the name, “Sin Pin Pier”, there is still along with a fun parallel event. —in a short distance from it the Sizihwan also has a functional harbor called “Sin Pin Pier”. As Jiun-Shyan LEE named this space, it was under this background and named “Sin Pin Pier”. Interestingly, if “Sin Pin Pier” is taken as a symbol, then it rather be the original symbol which indicates the real harbor, the other meaning in the sense: no matter it is “yet to be…” built up before twenty years; or after twenty years it is placed in the alternative space of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art full of “in motion”. “Sin Pin Pier” this symbol, which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 of counterpoint between the meanings of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displays a connecting but incomplete coding state.(1) According to the viewpoint by Julia Kristeva, this is close to a kind condition of “signifiance”(2)——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mplies the meaningful energy, potential and fluctuation, it has not yet been rigid and locked. Besides, for every reader and listener who is coming and seeing the ”Sin Pin Pier”, there is certainly an opening space of intertextuality——a space with the endless proliferation of meanings is structured between reader/viewer and text, meaning has neither a steady origin nor an ending.(3)
By the “signifiance” and “intertextuality” to image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during twenty years and the constant future: it is a pertinent reply,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the evolving character of the self-continuous changing space; or it is the state of “both” which happened when the viewer/reader is in response to the text.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motion of the ”Sin Pin Pier” twentie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Sin Pin TWENTY x Southern Guerilla》, the exhibition venue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areas, 【Reception Room】and 【S.P.P. Document】. Furthermore, the exhibition will connect with Shin Len Yuan Art Space, which also enters its twentieth year, and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space by way of “polyphony”. This has not been focused on the “substitution” of a certain center, but its own special movement.
■ Exhibition A【Reception Room】/ Sin Pin Pier—Absolutely Art Space/2017.10.7-10.29
This exhibition area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Sin Pin Foreman, Blessing area of Coolie”, “Fellowship of Heroes”, ”Have Shin Len Yuan Art Space Down”. In addition to show the “spirit of friendship” at the time of its creation, we have also focused on the space of “Sin Pin Pier” in twenty years, within there was various composition of temporariness which made transient distributed link and the continuously restarting process. Among them, the “Have Shin Len Yuan Art Space Down” can be regarded as a dimension of “polyphony”.
【Reception Room】Artists : I-Chih FANG,Gao-Shyan WANG、Mei-Song WU、Ching-Tien SUNG、Yu-Cheng LEE、Jiun-Yang LI、Jiun-Shyan LEE、Chia-chen HO、Yao-Tung CHOU、Yu-Cheng LIN、Yi-Chun LIN、Yi-Hsuan LIN、Chien-Chung LIN、Chun-Yung LIN、Chien-Jen CHIU、Kuo-Chun CHIU、Euglena Program of Art(Sheng-Wei CHIAO、Mu-Jen LU)、Jian-You CHUANG、Shui-Tsai CHEN、Kuang-Lao CHEN、Hung-Chun CHEN、Chun-Hsiung CHEN、Yi-Chang CHEN、Meei-Jai CHEN、Hui-Yu CHEN、Yu-Bing TSENG、Shi-Lun HUANG、Wen-Yung HUANG、Wen-Lin HUANG、Tzu-Ying HUANG、Chih-Wei HUANG、Chun-Chieh HUANG、Hang-Ping CHIANG、Meng-chang TSAI、Ming-Chuan CHENG、Hsin-Lung LAI、Qiao-Han QUE、Ya-Xin LUO、SLY art space(Wen-Tsao LIN、Ya-Ping CHANG、Wen-Hsiang CHEN、Yu-Chuan TSENG、Yu-Jen CHIEN)
■ Exhibition B【S.P.P. Document】/ The Pier-2 Art Center C7-1 /2017.10.22-11.26
This exhibition area will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Sin Pin Pier Pivot”, ”Sin Pin Art Archive”, ”Sin Pin Collection”, ”Sin Pin Art Channel” and ”Sin Pin Long - Term Partnership”. Except for the display of “Sin Pin Pier” precious historical objects, materials, photos, collections and 1990 introduction video to Sin Pin during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e posters and theme copies which were co-organized and made by ”Sin Pin Pier” and ”Café philo@ Kaohsiung” will also be exhibited for the first time. All of these exhibited elements of “Sin Pin Pier” will focus on how to promote the intertextual space.
【S.P.P. Document】Artists : Wu-Sen WANG、Cing-Ke WANG、Guang-Yu WU、Mei-Sung WU、Chuan LEE、Yi-Hsun LEE、Yi-Hung CHOU、His-Chun LIN、Ken-Shen HUNG、Tsai-Chin CHUANG、Chin-Yu HSU、Hsing-Wang HSU、Yen-Ming CHEN、Wei CHEN、Po-Ping PEN、Chyi-Wen HUANG、Fu-Mei LIU、Hsin-Lung LAI、Anonymous artists
---------------------------
(1) The incomplete coding state: In “Sin Pin Pier” there are frequent calls from people for asking the sailing schedule or whether they can visit the warships. The viewer/ reader has the question about ”what is this space”, when they meet the diverse condition in which activities, performances, lectures, workshops often take place in a place at the same time.
(2) Scholars also translated “the generation of meaning”. In the forming of meaning “ signifier“ plus “signified“ will have “Signification“. But “signification“ has entered a coding state, so Julia Kristeva brought up “signifiance“, which can be said that this word implies the meaningful energy, the potential of meaning, the meaning of the fluctuation, and it is the unique state of the process of meaning generation and itself is productive not being rigid and locked. See: Victor Burgin, “Re-reading Camera Lucida”, The End of Art Theory, Macmillan, 1986, p.78.
(3) Victor Burgin, “Re-reading Camera Lucida”, The End of Art Theory, Macmillan, 1986, p.73.



[學院控]

開幕/2017.10.05(四)16:30
展期/2017.10.2-11.03
開放時間/9:00-18:00(週六、日、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台灣美術院藝術空間,台北市仁愛路2段99號B1(福記大樓)

學院控
Academy Complex
文/簡麗庭
  「學院控」這個展覽名稱,來自於「學院」以及縈繞著它的「情結」(complex) 的組合,試圖指出當代藝術家和學院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與複雜的情思。尤其在當代藝術明顯的知識化傾向中,我們越來越難設想樸素的創作如何與當代藝術有效對話,甚至樸素藝術能否出現也令人懷疑,因為從事藝術的創作者在資訊洪流中,或多或少都已經對藝術及其體制有所認知了。這種現象無疑突顯了學院的重要性,若不是透過學院有系統的教學與密集的教育資源,實難以想像如何將藝術漫長的歷史和巨量的知識壓縮在短短數年的學習歷程內。
  然而在現代藝術史的書寫中,學院經常被偏頗地描述為守舊的象徵,而成為前衛思潮攻擊的對象。這涉及現代藝術史本身的侷限,由於過度聚焦在「新」的藝術形式與藝術宣言,往往對同時代佔多數的、繼承前代品味的、通俗的、或女性的藝術家及其作品缺乏關注。到了1970年代,隨著藝術史學科自身的反思,學院也不再被妖魔化。一方面,過去被掩蓋在現代主義巨匠下的學院藝術家隨著「新藝術史」(New Art History)運動重獲重視;另一方面,學院也不再被視為一個一成不變的架構。
  事實上,學院雖有體制化的一面,但它也經歷轉型與革新。如同加拿大哲學家德狄夫(Thierry de Duve)所觀察到的,在古典∕現代∕當代三種學院典範的對比中,其價值分別對應「天賦∕創造力∕態度」(Talent / Creativity / Attitude),其手段別分別是「技藝∕媒介∕實踐」(Métier / Medium / Practice),而三者的學習方式,則分別訴諸「模仿∕發明∕解構」(Imitation / Invention / Deconstruction) 。因此,學院的課題永遠是複雜的:我們一方面在學院中學習,另一方面也在學院中批判學院;學院的體系一方面是規範性的,框定了藝術的學科疆界,另一方面它的目標是創造性的,啟迪我們超越既有的疆界。
  從這個觀點來看,今日學院所培養的藝術家也必然是各式各樣的,正如「學院控」展出的七位藝術家,他們都歷經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班的洗禮,其創作分別深入若干有趣的課題。其中,林怡君和羅一慧的作品關注造形本身的構成,但分別以幾何和抒情的方式呈現;陳鏘旭和蔡勝全則藉由描繪特定景物,分別處理構圖和筆觸等繪畫課題;陳韋辰和侯忠穎的作品以一種細緻的幻覺主義手法描繪,使圖像組合成詭秘的場景;吳柏嘉則融入次文化的品味,重視符號與線條的表達。這些作品多元的面貌無疑是今日學院的縮影,同時也反應了藝術家們對於學院體系的繼承與批判。

[1] complex在此刻意參照日本流行用語「コン」而音譯為「控」。
[2] 詳見Thierry de Duve,「當形式變成態度──及其他」,何積惠譯,Zoya Kocur和梁碩恩編,《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19-30



《PAPER • ART-2017木木藝術紙本作品聯展》

參展藝術家:中島麦、李姿玲、李政勳、林怡君、高雅婷、莊東橋、
陳奎延、黃至正、溫孟瑜、蔡孟岑、蕭雅心(依姓氏筆畫排序)
展期展期 : 2017/07/21(Fri.)至2017/08/31(Thu.)
開幕 : 2017/07/21(Fri.) 19:00-21:00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週日預約制
木木藝術 MUMU Gallery
704 台南市北區民德路90巷50號

紙本是創作中最先接觸的基本媒材,經由不斷的練習,藝術家從紙本、畫布、複合媒材以至於立體雕塑,發展出各個面向的藝術呈現,此次的2017年紙本作品聯展,共計邀請11位藝術家:中島麦、李姿玲、李政勳、林怡君、高雅婷、莊東橋、陳奎延、黃至正、溫孟瑜、蔡孟岑、蕭雅心(依姓氏筆畫排序)共同參展,每位藝術家將展出至少一個組件之紙本作品,以各自不同的風格及技法呈現繪畫與繪畫之外的創作,藉由『紙』本身手感展現藝術家的創作面貌,同時也展現當代藝術中紙張之維度。







【藝‧數之間-解開藝術的密碼】

展覽時間:2017.02.24~05.05
開幕茶會:2017.03.03 19:00
展覽地點:藝術銀行營運總部(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

「藝‧數之間-解開藝術的密碼」透過15位臺灣藝術家的精彩作品看見藝術與數學交織出的視覺美學。展覽以「數學構成藝術」、「數學創造藝術」、「數學激發藝術」為三個展示子題,試圖呈現藝術與數學之間巧妙的關係與聯結。3/3(五)晚上7點在藝術銀行營運總部舉行開幕,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蒞臨參加、共同解碼。

展出藝術家:#吳東龍 #林怡君 #邱勤庭 #張永達 #張博傑 #張鈴惠 #梁任宏 #郭慧禪 #陳怡潔 #陳慧嶠 #陳曉朋 #黃蘭雅 #劉晉彰 #潘顯仁 #鄭亭亭
策展人:余歡庭

《交換總和》林怡君個展

展覽日期|2016.12.15 ~ 2017.04.11
開幕茶會|2016.12.17 下午3:00
展覽地點|艾維農藝文畫廊

即便品嘗最簡單的一道菜,我們也都參與了橫跨時間與空間而將人們同地方連結起來的事件鏈。

就像作品嘗試由兒時初衷的遊戲樂趣裡,從剪紙剩餘的碎屑出發,讓作品在覆蓋與去除動作的不斷同步中,延展出媒介物理線性之外的被啟發時間。

食物同一件件作品,像是一個入口,令感受的人察覺身處的疏離位置,體認到他們記憶的不完整。眼前的事物未必餵飽不完整,反而揭開了一另處空洞。

期待作品也能在餐廳中給出五感不斷作用的交換總和中揉合著,作品裡總總關於那些不完整明確、無法言說的狀態,不規則的細微差異,畫面裡條紋與平滑間的參差不齊,皆使每道缺口都提供出其他重新拾獲未來、感官延伸的任何可能。

桃園市桃園區大業路一段292號1樓
聯絡電話|03-358-1350
開放時間| 11:30 - 14:00、17:30 - 21:00




2016 【跳格子—藝術銀行接力展】 

關於【跳格子】

105/10/28-106/02/05 臺南、臺中、臺北接力展出

人生,有許多種定義,可以複雜如盤根錯節,亦可如「跳格子」般的輕盈、簡單。

     我們每天來回穿梭各種生活格子,單腳單格,雙腳雙格,採線或越界,有規則也有意外。藝術家在自己的生活格子中用藝術書寫人生;我們也在自己的人生格子中努力想要撞擊出精采的生活。藝術銀行以「跳格子」為題,分別在臺南、臺中及臺北三個城市,接力舉辦藝術展覽及活動,讓觀眾穿梭於城市、展覽場域等大小格子間,以自己喜歡的步調遊走,感受藝術給予的喜怒哀樂。換你…來跳格子吧!

---------------------------------------------------------------------------------------------------------------------------

臺南105/10/28-106/02/05 〈迺格子:來去揬街路〉
藝術銀行X臺南正興街區
藝術融入街區日常,讓觀眾拐進巷弄店家,發現未知驚喜。
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也享受店家的品味。

◆展出地點:臺南市中西區正興街、忠明街、康樂街及宮後街周邊商圈。
◆開放時間:依店家開放時間,請參考活動官網。
◆開幕活動:11/06(日) 14:30-16:30(地點:臺南正興街蜷尾家前廣場)
◆合作單位x參展藝術家:正興街區xCandy Bird、Café IsShoNi一緒二咖啡x蘇郁嵐、My Way House x張育嘉、Wabi Sabi和寂咖啡料理x林怡君、小滿食堂x李怡萱+黃旭辰+蔡幸娟、米寓x呂小涵、未艾公寓x黃小燕+許馨文+李彥蓁+張純敏、正興咖啡館x陳伯義、西屹正興小賣所x羅亞嵐、芝士家義大利麵x蘇子涵、拾參-自家製生馬卡龍專門店x吳芊頤、彩虹來了x蔡昌吉、豐發黑輪x徐睿志
----------------------------------------------------------------------------------------------------------------------------

臺中105/11/18-106/02/03  〈策格子:城市填空〉
藝術銀行x臺中地區
藝術銀行做為城市中藝術能量的載體,不僅將藝術推廣出去,
更跨領域把愛好藝術的朋友帶進來,連結人、生活與空間,以藝術填空城市。

◆展出地點:藝術銀行(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
◆開放時間:週(一)〜(五)9:00~17:00
◆開幕活動:11/25(五) 18:00-21:00(地點:藝術銀行營運總部,持邀請函入場。)

-------------------------------------------------------------------------------------------------------------------

臺北105/12/14-106/01/15  〈創格子:不只造飛機〉
藝術銀行X空總創新基地
小時候摺紙飛機,懷著離開地球表面的想像,希望飛得高又遠。
藝術家透過多元媒材及新媒體藝術創作,
帶領觀眾勇敢做夢,天馬行空的想望,引發精彩的創造力。

◆展出地點:TAF空總創新基地(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開放時間:週(一)〜(日)10:00~17:00
◆開幕活動:12/17(六) 10:00~17:00
 (地點:空總創新基地廣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 177號,側門入口。)
◆參展藝術家:Candy Bird、王建揚、杜珮詩、林慶芳、盂施甫、洪韵婷、袁廣鳴、康雅筑、張哲榕、張湛、張騰遠、莊宗勳、郭佩奇、郭嘉羚、黃海欣、黑雞先生、廖堉安、蔡士弘、鄭崇孝

----------------------------------------------------------------------------------------------------------------------------


一起【跳格子】(展覽活動)

~抽獎活動~
+【跳格子去,拍下你的藝術「觀」】105/10/28-106/2/5:只要使用行動裝置(需連線上網)即可參與本活動。
+ 活動頁面連結:https://goo.gl/OFDqct

本活動規劃多場推廣活動,詳細內容及報名方式請參閱活動官網。
+展覽活動官網:http://theme.ntmofa.gov.tw/hopscotch/ (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詳細活動及相關訊息也可參考:
+藝術銀行官網:http://artbank.ntmofa.gov.tw/
+藝術銀行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wartbank/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
合作單位:經濟部工業局(空總創新基地)、Café IsShoNi一緒二咖啡、My Way House、Wabi Sabi和寂咖啡料理、小滿食堂、米寓、未艾公寓、正興咖啡館、西屹正興小賣所、芝士家義大利麵、拾參-自家製生馬卡龍專門店、彩虹來了、豐發黑輪、中區再生基地、之間接待會館(慶仁建設)、水光鹽、半畝塘、金典綠園道、紅點文旅、范特喜微創文化、綠光計劃 



藝聚空間(Meet Art Space)聯合開幕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170巷17弄4號
+886 2 8773-0633

「藝聚空間(Meet Art Space)」結合各式創作風格展覽與文創餐飲,在取得藝星藝術iEgoArt+NAN
ART、泉藝術、克隆、唐豐藝術中心、青藝術與VG等兩岸三地七家知名畫廊大力支持,及ArtBar阿爸茶飲藝術的共同集結後,即將於9月10日下午3點,於台北東區盛大開幕。

藝聚空間Raymond周銘志表示,成立藝聚空間,為的是讓東區巷弄特有的藝術聚落文化得以傳承,台灣最美的東西不但是人,更是各國思想於海島匯聚下,經由創意發想構築而成的特有文化,藝聚空間的設立,就是希望每位愛好藝術的朋友站在城市中心時,都能找到專屬於藝術的歸屬感。

偌大空間裡不但座落著來自兩岸三地包含藝星藝術、iEgoArt+NANART、泉藝術、克隆、唐豐藝術中心、青藝術與VG等七家畫廊當代畫作、雕塑藝術、北歐傢俱經典的展品集粹為主軸,更劃分出以塗鴉藝術特色裝潢的茶飲區與外部展演與策展區,讓多樣化的展覽、演講、表演……等活動能在此進行,讓藝術教育得以延續,看展看累了,歡迎在ArtBar阿爸茶食藝術坐下,讓味覺來場旅行。

未來,藝聚空間期許自己能成為一個藝術推廣的案例,除吸引更多國內外畫廊進駐、當成進軍台灣藝術市場的主要據點外,更要進一步地複製此複合經營概念,讓藝聚與台灣優良的藝術種子,發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菁典當代4》青年藝術家聯展
“ CLASSIC 4 ” Young Artists group exhibition 

【第一檔】
2016年8月26日~2016年9月20日
開幕 : 2016年8月26日(五)16:00~19:00
展出藝術家:
余廷彥、林怡君、黃亦中、劉思廷、劉鳳鴒

今年是《菁典當代》第四次舉辦,「菁」意為爲最寶貴的人才。當代一畫廊的《菁典當代》展是以青年藝術家新秀介紹推廣為宗旨而舉辦。本次展覽共分為上下兩檔,第一檔參展藝術家余廷彥、林怡君、黃亦中、劉思廷、劉鳳鴒,青年藝術家透過生活週遭、隨手可及的事物,來探討與自身的連結。藝術家林怡君和劉鳳鴒,各自用幾何圖型和單純的手工纏繞,探討時間與空間的可能性。余廷彥則是用都市和自然對立的符號,反思高度發展的現代文明。劉思廷和黃亦中,以自身生活中的片段為發想,構築屬於自己的詩篇。

歡迎大家的蒞臨

地點:當代一畫廊 
台北市信義路三段147巷36弄22號 
(近仁愛路/芙蓉大樓正後方)
營業時間:
週一 至 週六10 : 00 – 18 : 00 週日公休
電話:02-2702-3327 
傳真:02-2702-3327
下時天|林怡君個展 
Day of the broken moments.|Lin Yi Chun Solo Exhibition

展覽時間 | 2016.06.11~2016.07.24
開幕茶會 | 2016.06.11 PM3:00
展覽地點 | WINWIN ART未藝術空間
位址 | 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2-2號|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C8-1
營業時間 | 週二~週日 13:00 -19:00
連絡資訊 | 07-5210014


「下時天」 文/林怡君
今天是個下時天。
這一天,時間敲著身體,不斷感受遺留在每個時間點的碎片,伴著支離破碎一直來。
落在身上時間界定的邊緣,處處藏著細微差異與不規則,
讓參差不齊的每道缺口,重新閃耀拾獲未來的可能。


關於展覽 About Exhibition  文/WINWIN ART未藝術

一些碎裂的、斷開的與再相遇的...

時而飽滿躁動,時而輕盈如入薄霧之中。藝術家林怡君的作品並不那麼輕易讓人猜中。那些攪動著秩序的切片,猶如不斷的揉麵團運動,時時牽動著我們的感官,可以霎時騷動卻又突然安靜了起來。藝術家嘗試著不同的新舊秩序,提供視覺切片實驗交錯的無限組合。看似幾何碎裂的堆疊,有時夾帶著些許物件的訊息,也許是某一把椅子,某座梯間或某個足跡,可以與我們內在記憶中的片刻產生連結。作品中時間操作加減交織的練習,延展出非物理線性的獨殊時間,那些不完整明確、無法言說的狀態,讓視覺指向更寬廣的思索空間,猶如剪紙碎屑的不具名遊戲,提供向外的感官延伸。就如同藝術家自述:每個時間點的碎片,伴著支離破碎一直來。

藝術家林怡君向來以〈Wonderful Moment〉加上編號為其創作的作品命名。以油彩作為生活中的片刻紀錄呈現出時間性及空間感,碎裂的訊息流動於畫布上,以時間剪輯出如音符般的美妙旋律。而我們總能從最後呈現在每一幀畫作的影像中,感受到歷經藝術家思緒躍動的時刻駐留後被稱之的美好瞬間(Wonderful Moment)。

今天是個〈下時天〉。藝術家這麼說起。

【時間之上-林怡君個展】
🔸展覽日期: 2016.06.04~2016.06.07
🔸展覽地點: 師大德群藝廊 B廳(臺北市大安區師大路1號)
🔸開放時間: 9:00~17:00

<2016新浪潮繪畫展Ⅱ>
2016 NEW WAVE PAINTING EXHIBITION Ⅱ

展  期:2016年2月16日至3月23日 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休 館 日:週六、2月28、29日和平紀念日
開 幕 式:2月25日(週四) 上午10時30分
展出地點:淡江大學 文錙藝術中心 
新北市淡水鎮英專路151號
知名畫家顧重光老師導覽: 2/19(五)中午12:30
https://m.facebook.com/tkuarts/
此展覽為淡江大學駐校藝術家顧重光教授及台灣藝術大學陶文岳教授推薦邀請20位具創造力並勇於表現自我的青年藝術家,透過作品來感受青年創作者在傳統與創新的歷程中內在的能量與波動。他們分別以水墨、水彩、油畫、版畫及攝影等多種媒材,建構出屬於自己專屬的繪畫探險。

<百景園>
甘樂阿舍美術館 X 未藝術聯展

展覽日期|2016.01.15–2016.02.21
參展藝術家|陳卉穎、黃莛㭹、溫孟瑜、李修齊、林怡君、閑原
開幕茶會|2016.01.16 (六) 15:00
展覽地點|甘樂阿舍美術館

此檔展覽是對過去的回顧、也是向未來的前瞻,由未藝術與甘樂阿舍美術館首次共同合作此交流展,題材風格呈現出新一代年輕藝術家豐富的創造力及純粹性,並完美呈現了藝術家創作的精彩面貌及活力,期望能帶給台南古都新年新氣象,同時也是藝術家嶄新地面對新一年到來的自我期許與對話。
參展藝術家陳卉穎此次展出的晶體系列,除了將其身體脈絡作為她一貫的語彙延續,更以虛擬的方式表現出某種透過顯微鏡之下觀看的視覺經驗,具現環境裡類似微生物、細菌被覆蓋的生物處境,以自身的經驗解析出對萬物生命的看法。沈思之前系列為陳卉穎最新發展的作品,她以東方美學的觀點及工筆傳統的纖細筆法詮釋當代水墨中獨特的語彙,表現出生活景緻裡的怡情況味。林怡君的系列作品以Wonderful Moment為命名,以油彩作為生活中的片刻紀錄呈現出時間性及空間感,碎裂的訊息流動於畫布上,以時間剪輯出如音符般的美妙旋律。
溫孟瑜展出的創作以生活中的空間與物件為題,透過撿拾與重組的方式,完成對於空間的填補與刻畫,構置有關空間的內在情境。畫面中的物件相連著許多情景,他們的展開從許多記憶的片段開始:經常光顧的日式料理店中,令人看得出神的圓弧圖形壁紙。從租屋處往下望去,空無一人,散落著枯葉的社區游泳池。回家時,堆置在頂樓,佈滿塵埃的舊傢俱,眼前的落地窗透進微微的光,照射著它身上鮮少使用的痕跡。在這裡,物件是構成情境的主體,被安置在其中,作為情感鋪陳的象徵,試圖延續它們在生活中的故事。閑原作品銜接對以往都會植物多樣的描繪與探索,漸漸轉對野草、落葉、幽微景境的敘寫;從一種記錄現實生活的清新幽默到印證心性的自然消解,個人在這一年裡,對於書畫精神的理解,似乎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對花草的敘寫與轉化,這部份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然而內心仍時常因關心環境與社會動盪著。黃莛㭹的陶藝作品呈現出他與材質之間關係的深沈探索,實驗接近無限透明的純白質地,觸覺對他來說是一個無法分離的深切感知能力,用雙手捏塑出形體後表面再經一再地細緻打磨至質樸的質地,展現出純粹的空間感及量感,並也是藝術家自身面對生命經驗裡所尋求的無形精神性及探索感知的真實性。李修齊的插座系列作品來自自身處於社會當中的感知經驗,對於巨大且無以名狀的反覆迴圈他以插座與插頭隱喻出一種長久存在於社會中的供需關係,看似詼諧的造型卻隱約透露出藝術家面對即將邁入社會的焦慮,向外無限延伸的慾望意象,他以手指及海葵為內心渴望的投射,並回到生物本能的自然關係去思考。
本次交流展可謂累積耕耘的碩果與新芽於展覽中一次呈現,在回望中也奠基了將來的發展。歡迎貴賓朋友們的參觀欣賞,有如置身視野寬闊的百景園,大片花海已然盛開,十分浩蕩壯闊,可駐足其間感受人性的真善美,讓藝術品的純真喜樂,透過欣賞與蒐藏,成就美好的藝文事物而滿載而歸。

位址|台南市北區北忠街139號
營業時間|週二~週日 13:00 - 19:00 (除夕到初四休)
連絡資訊|06-222 9858 

《遙遠的當下---中島麥 • 林怡君雙個展》

展覽期間:2016.01.02~2016.02.27
開幕茶會:2016.01.09 Sat. 15:00 (藝術家皆將出席)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10:00-18:00 l 週日預約制

《遙遠的當下》雙個展展覽,是由日本藝術家中島麥與台灣藝術家林怡君將彼此作品透過與空間的對話所開啟的藝術交流。
日本藝術家中島麥展出作品主要為曾在奈義町現代美術館之部分個展作品,作品中藉由和諧的色調處理了大量旅行與徒步中所留在記憶中的風景,以殘留記憶的敘述方式展現了留在腦海中珍藏的片刻,如同台灣藝術家林怡君所展出之Wonderful Moment系列作品一般,藝術家林怡君以如詩歌方式將記憶灑落層疊於畫布上,彼此交織出另一個開放場域,運用媒介呈現更多的不確定操作,共振社會快速而混亂的懸空狀態。
《遙遠的當下》如同詩句般的敘述,亦點出台灣與日本兩國的彼此間地域與文化關聯,兩者截然不同之抽象表現手法,木木藝術誠摯邀請您的蒞臨與參觀。


Mu Mu Gallery / 木木藝術  台南市北區民德路90巷50號
 連絡電話 / 06 252 6121


2015高雄藝術博覽會

Mu Mu Gallery / 木木藝術 展間222
(城市商旅展區 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1號)
展出藝術家:中島麦、李政勳、林怡君、郭竹仙、連苡安
展覽期間 : 2015年12月11日(五)至12月13日(日)
開放時間 : 11: 00 - 19 : 00 ( 12月13日11 : 00至18 : 00 )
貴賓預展 : 2015年12月10日(四) 14 : 00 - 18 : 00
開幕酒會 : 2015年12月10日(四) 18 : 00 - 20 : 00

http://www.art-kaohsiung.com/

群氓之聲—首部曲:我的藝術宣言
Voice-Episode I: Declaration of Artists
日期:2015.10.09 - 11.11
地點:台北街頭

策展人:黃義雄
藝術家:王建揚、向明、何孟娟、吳尚霖、李明學、林怡君、施威任、張嘉穎、莊普、許惠晴、郭維國、陳永賢、陳依純、陳傑強、陳嘉壬、陳慧嶠、陸先銘、彭泓智、曾怡馨、黃琬玲、黃銘哲、葉怡利、董心如、廖堉安、蔡士弘、蔡宜儒、鄧雯馨、鄭亭亭、賴佳韋、羅禾淋

「群氓之聲」是一個藝術介入社會的計畫,也是一個社會性的實踐計畫。主辦單位鑫薪廣告邀請當代藝術創作者,透過臨時性的大型戶外媒體,向社會喊出種種聲音,發出種種主張與感受。「首部曲:我的藝術宣言」由30位藝術家率先發聲,10月9日起將在台北街頭、高架橋旁、大樓樓面等瞧見不同樣貌的藝術嗆聲…。
全文參見:
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631/2151

[嶄新-青年繪畫新樣貌]

展期:2015.9.4-9.15
地點:高雄文化局 至高館(週一休館)
           開放時間:日二三四10:30-17:30 五六10:30-20:00
開幕:2015.9.5 (六) 14:00

當代繪畫協會成立於2013年,由一群來自各方,經過藝術學院陶冶的青年藝術家組成,從事平面繪畫專職創作。本展包含多位新銳藝術家新作,及國內外繪畫經歷豐富之年輕創作者,不論是對於科技影像的視覺衝擊、繪畫方式的再反思、文化形象下的時代議題性,都有別於以往直觀式的繪畫經驗,誠摯地邀請您共襄盛舉。




「Art Olympia 2015」 
 
 2015年6月13日[星期六]~28日[星期日]9:30~17:00
 豐島區新廳舍「Toshima Ecomusee Town」(東京池袋)

Both from Japan and overseas, a total of approximately 240 selected and prize-winning artworks
 will be exhibited.
Exhibition period: Tentatively scheduled for June 13 (Saturday) - 28 (Sunday), 2015
Venue: Toshima Ecomusee Town at a new Toshima City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 (Ikebukuro, Tokyo)




【Formosa Art Show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覽期間 : 2015年5月15日(五)至5月17日(日)
開放時間 : 2015年5月15日(五)12:00-19:00
2015年5月16-17日 12:00-20:00
貴賓預展 : 2015年5月14日(四) 15:00-19:00
開幕酒會 : 2015年5月14日(四) 19:00-21:00
地點 : 寒舍 艾麗酒店 1119展間 (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參展藝術家:
Push Comic(AH Tui) 阿推 
SHANG Lolita 商少真 
CHANG Sim 張哲榕 
LIN Yi-Chun 林怡君 
HUANG Zan-Lun 黃贊倫 
LIN Hsin-Chi 林欣琦 
HUANG Ting-Shian 黃莛㭹 
LIU Fang 劉芳
官方網站:http://www.formosa-art-show.com/
博客來預售票:http://tickets.books.com.tw/progshow/08010901189050


GENERAL INFORMATION
Duration | Fri., May 15 to Sun., May 17, 2015
Opening Hours | Fri., May 15 12:00-19:00, May 16-17 12:00-20:00
Preview |15:00-19:00, Thu., May 14 2015
Opening Party |19:00-21:00, Thu., May 14, 2015
Venue | Humble House Taipei
NO.18, SONGGAO Rd., Xinyi Dist.,Taipei110.Taiwan ( R.O.C )

Files No. ∞ – 回歸南鄉 少遊島繪社聯展 

015/03/08 Sun.-04/05 Sun.

開放時間:10:00-19:00(週一公休)
T/+886-6-297-3957
F/+886-6-297-3907
E/ soka.art@msa.hinet.net
台南索卡藝術中心
文/羅禾淋
「回歸」是自身狀態重新啟動的儀式,如同哲學家尼采所提到「永恆回歸」的概念,人在經過無限次的回歸,才能進入「超人」的狀態,尼采的「超人說」點出了人生在世不斷迴圈的必然,這種狀態也是修行者鍛鍊精神的一種方式。永恆以符號「∞」的形狀建構如同「莫比烏斯帶」的拓撲學結構,迴圈式的進行「循環」與「歸零」的動作,而這種重新的方式,也類比藝術創作者每次重新開始創作時的心境,因此「Files No. ∞」即是紀錄修行過程的檔案文本,也是收入藝術團體少遊島繪社初始成立的理念。此次展覽「Files No. ∞ – 回歸南鄉」,則是把回歸的概念從心境上的永恆,進一步的轉變為情感上的找尋,「南鄉」則是少遊島創始時期,成員生長、就學、工作或發跡於南台灣的心情,如同家鄉式的源頭,讓這此展覽以「回歸」與「永恆」、「創作」與「家鄉」為命題。此次展出的少遊島藝術家為王明仁、余廷彥、呂志文、林怡君、林浩白、林葆靈、黃柏勳、陳傑強,以八個故事為創作的主軸,述說著「回歸」的心境,並用聯展的方式演出如音樂般的八重奏,此外,「八」也類比著永恆的符號∞,希望以此展出少遊島繪社自我修行的過程與結果。


【未藝術開幕聯展X當代藝術聯展】

《未來昨日之鎮 YESTERDAY's TOWN OF THE FUTURE》
阿推、贊倫、林文藻、丁柏晏、林欣琦、林怡君、Candy Bird

《純粹PURE》
張哲榕 簡翊洪 雙個展:文學與詩性空間藝術計畫@未貳樓

策展人|楊雅翔
策展執行 |李聰慧、郭佩奇
座談|01/17 16:30 / 座談人|黃孫權
展期|2015/01/17 - 03/01
開幕|01/17 13:00 - 17:00

展覽地點|WINWIN ART 未藝術空間
空間位址|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2-2號|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C8-1


「墜落的力量—女性藝術家聯展」

第一檔展出時間|3月22日(六)-4月13日(日)
開幕茶會|3月22日(六)15:00
開放時間|每週四~週日13:00~18:00
展覽地點|女藝會WAAhouse(台北市北投區自強街61巷6號)

參展藝術家|吳家昀、林怡君、范晏暖、莊彩琴、郭淑莉、彭怡平、曾鈺涓
曾鈺慧、萬一一、蔡淑惠、蔣金蘭、簡扶育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台灣女性藝術協會
此展覽空間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藝響空間


【致親愛的你】 少遊島繪社 第2號創作聯展

展期:2014/03/08~04/27
開幕:2014/03/08(六) 15:00
時間:週二至週日早上10點至下午6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臺北館 (臺北市南京東路二段一號3樓)

展出藝術家:余廷彥/呂志文/李政穎/李淑瑜/林怡君/林葆靈/林慧姮/邱錦屏
侯忠穎/胡朝聰/張家荣/張 琹/陳依純/陳傑強/傅浩軒/黃亦中/黃柏勳/黃頤勝/葛振傑/詹喻帆
劉思廷/劉鳳鴒/魏瑋廷/羅禾淋/張瑋特/雅蛤

主辦單位:金車教育基金會
策展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服務電話:(02)2562-8629


[我們一直在橋上]

2013,12/5~12/31 
Opening : 12/14 (14:30)
M Gallery (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13巷7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5:00-21:00 


<我們一直在橋上> 
    一面走踏
    之間的上下的離散的冒險的
    把頭髮撥鬆鬆用段數很高的方式
    然後賭太多把
           剛好就是一輩子


<We stay on the bridge all the time>
 Treading on the way 
In a mixed style of shaking, discrete and risky 
To loosen hair in a non-rule way 
It is finally realized that we have too many bets 
To be exactly a lifetime